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色既倾国,思乃入神。
自是纵怀,乃娼妇也。
乱礼法,败风俗之尤者。
鱼最淫荡,词体亦靡弱。
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
中国晚唐时期曾出现过这么一个人,她既被赋予了才女的美誉,又背负着荡妇的恶名,生平不见正史却名传千古。短暂约25岁的生命,被偏见与误解所笼罩,被贴上异类、荡妇、女权的标签,甚至被冠以“风流女道士、娼妇杀人犯”这样极具侮辱性的称号。也许她仅仅是体验了一下当时男人们的生活,却被诟病了一千多年。历史上的才女有不少,但争议最大、因命案被判处死刑的似乎只有这一位,她就是鱼玄机。
梦为蝴蝶也寻花
你说,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他能感觉到吗?
谁能想到一千多年前,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离开家乡只身远行,跋涉于山川江湖之上,是为了爱情。然而当她终于抵达丈夫所在的鄂州,竟被通知只能同他隔江而居。这是一个为了爱情变得无比勇敢的女人,此刻却满眼忧伤。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鱼玄机 节选《隔汉江寄子安》
没有人想到,后来艳名远播的女冠诗人鱼玄机曾是如此的稚嫩痴情。对那时的鱼玄机来说,李亿是她唯一且深爱的丈夫,她渴望两人能如成双成对的候鸟一般朝夕相伴。她的相思绵延到天际,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他们初次相遇的日子。
李亿,字子安,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记载几乎都与鱼玄机这段情事有关。明代《玉芝堂谈荟》中提到,他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的状元。
“李亿这个人是个饱学之士,恐怕出身不低,他肯定是权贵阶级,因为唐朝的科举,坦白地说也有些潜规则在这里边。唐朝的科举是不糊名的,不糊名的情况之下,这个考生的名字阅卷者是看得到的。所以考生的名声、地位、出身,恐怕对他录取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状元一般是皇帝钦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李亿这个人极有可能他本身就出身于权贵之家”——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唐人中进士后,有曲江流饮、雁塔题名之说,皇帝赐宴新科进士于皇家庭苑、曲江之畔,其间有曲水流觞,人各赋诗。也许就是这一年,才子佳人一见钟情。
“唐代当时的婚姻,一个是特别重门第,我们两家要结亲,我们这个阶级,我们这个身份要基本相当,不能相差悬殊”——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在《全唐诗》中这样描述鱼玄机的出身,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里家女,喜读书,有才思。
“鱼玄机出身的史料记载不详,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首先史料说她是长安人,身为长安人,又有那么高的才华,她极有可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世家。因为那个年代,必须家里边有条件,子女才能够受教育,更何况她是个女孩。但是她极有可能是家道中落了,一旦家里边的顶梁柱去世之后,然后家里边的人生计无着落,就等于是身份阶级降级了。鱼玄机,无论是她的出身,还是她当时的现况来看,一句话来总结,全面不占优”——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李亿是前途无限的状元,而鱼玄机仅是长安城里平民人家的女儿,家道中落又没有亲人庇护,悲剧在潜伏,李亿纳鱼玄机为妾。对李亿而言,鱼玄机才貌出众,娶她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对当时年仅15岁的鱼玄机来说,李亿是她的夫君,更是她的依靠,她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长久地留在丈夫身边。
“唐朝的科举考进士,他并不是你考上之后马上就给你(任)命官(职),不会那么快的。尤其是到了这个中晚唐时期,岗位也少,考进士的人也多。那怎么办?考上之后,过了官试,这些人要么是待岗,要么就是到幕府里面工作”——王士祥(郑州大学教授)
据史料推测,很可能李亿考中状元之后,来到了湖北的鄂州,踏出了他仕途的第一步。这时,才刚刚品尝到爱情甜蜜的鱼玄机也初次体味到了相思的痛苦。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离开家乡,跋山涉水地去追随她深爱的丈夫。于是,十六七岁的鱼玄机怀着美好的憧憬,带着自己的坚贞之心,从长安独自南下,开始了她人生中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鱼玄机 《春情寄子安》
道路很远,车马很慢,但在此刻鱼玄机的心中,山行的艰辛怎能算苦,相思才苦。
“我们能发现,鱼玄机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敢爱敢恨,而且她非常勇于表达自己。唐代女子总的来说,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古代各个王朝当中算得上是比较高的。但是即便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当中,那么鱼玄机也是相当大胆的”——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因为在那个时代,女孩子的爱情很少能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可。那么既然她会写,你们认可不认可是一回事,我要表达我对爱情的美好的追求”——王士祥(郑州大学教授)
“在这首诗当中,她就表达了非常直白,比翼连襟会肯迟,我就什么时候能跟你再比翼双飞,我对你非常的思念,我急切地盼望能够看到你。我能给你什么,我只能通过我的诗文表达我对你的这种爱情”——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终于,鱼玄机抵达了丈夫所在的鄂州,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只能同李亿隔江而居。据推测,此时的李亿已经成婚,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他的正室夫人定是出身名门望族,并且此时应当跟随他在鄂州任上。
“唐朝的婚姻制度当中,妻妾地位极其悬殊。妻那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是通过六礼正大光明地娶进门来的。可是妾,来源就相当的广泛了,妾可以是买来的,可以是妻子陪嫁陪来的,还有一个可以是从青楼里边赎出来的。那么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妾身份严重地不如正妻,而且她们的法律地位也很低”——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令人心醉神迷,也叫人痛苦不堪。日日思君不见君的鱼玄机,常常独自游览汉江,借酒浇愁。李亿偶尔也会找机会来与鱼玄机相见,恩情欢爱一如从前。
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鱼玄机 节选《江行》
忽冷忽热的相处,使得相思时积压的苦楚,在欢聚的短暂时刻瞬间迸发、瓦解。这种感觉令人上瘾。然而相思才是常态,大部分的时间,鱼玄机只能等待。
“补阙李亿纳为妾,爱衰,遂从冠帔于咸宜观”,《全唐诗》中寥寥几笔冷静的文字,用爱衰为鱼玄机的婚姻生活画上句点。《唐才子传》中又写,夫人妒,不能容。
“妾的地位那是相当脆弱的,完全得不到保障。当一个妾一旦年老色衰,或者一旦两个人性格不合,那极有可能遭到抛弃。他们最后主要的问题是出在李亿的正妻的问题上,李亿的正妻应该是嫉妒鱼玄机。鱼玄机大概,第一有才华,第二美貌,李亿的正妻就非常地反感这个女子,以至于鱼玄机可能在家里边连住都不能住”——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在当时的社会,无论男女,婚姻都是一种两家结盟的交换行为,目的是使双方的社会资源最大化。所以男人期待正妻的门第和财产,他们在婚姻中寻找自己生存的扩大和确认,他们能够权衡利弊。
“对于李亿来说,他抛弃鱼玄机,也许有可能他内心也是不舍的。因为那阵,从种种迹象来看,他应该是娶了鱼玄机,那个时间并不久,两个人正是你侬我侬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正妻出来搅局了”——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李亿)考进士的目的,就是要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如果说他遇到了能让他有更好发展的机会,鱼玄机成了他进步的障碍,李亿是会毫不客气地把鱼玄机放在一边”——王士祥(郑州大学教授)
“(在)唐代的这些士大夫当中,凡是遇到这样选择的时候,你会发现基本上大家都会回到正妻的身旁去。原因很简单,正妻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必须要照顾正妻的这个情绪。你一旦因为妾而委屈了正妻,甚至抛弃正妻,你可以想见那个舆论马上就排山倒海一般地向你压过来。所以对于李亿来说,他肯定要选择正妻这一方面,他不会选择鱼玄机的。所以说鱼玄机天然她就立于一个必败之局”——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那个社会留给女性的选项实在太少了,她们的出路寥寥无几。唐朝法律规定,妾是男人的私有财产,可以买卖。最终李亿选择将鱼玄机送入咸宜观,或许还是比较良善的决定。
长安城内的咸宜观并不是一般的道观,它本是藩王宅邸,后因唐玄宗和武惠妃最宠爱的女儿咸宜公主入道,改为道观。地处长安城东朱雀门之东的亲仁坊,紧邻艺妓聚居的平康坊,属京城繁华热闹之地。
“唐代女子出家的是相当多的,因为唐朝的宗教信仰氛围是相当浓厚的。无论是佛寺还是道观,一般来讲供养人都是比较多的。另外一方面,他们广占福田,也就是说事实上的地主。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佛寺和道观里边的这些出家,生活是有保障的。所以说,这个也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当然还是那句话,(出家)有资格要求的,国家的度牒不是你想要的就能给的。鱼玄机恐怕在此之前,从她的名字来看,玄机应该是她家里边曾经有过道教信仰的这种背景。再加上她本人才华横溢,她才能够顺利地获得这样一个度牒,这样才使得自己的后半生有所保障”——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当鱼玄机拖着疲惫破碎的身心来到咸宜观时,她也曾希望自己能够平心静气,不再受尘世间的牵绊困扰,去做一个正式入道的女冠。她尝试远离尘世,修身养性,拜访同道,一袭道袍的鱼玄机开始了全新恬淡的生活。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
暖炉留煮药,邻院为煎茶。
画壁灯光暗,幡竿日影斜。
殷勤重回首,墙外数枝花。
——鱼玄机 《访赵炼师不遇》
如果鱼玄机能安于现状,做一个无欲无求的道士,故事也许是另一番结局。
一天,一位邻家女孩来找鱼玄机哭诉,她也被情郎抛弃了。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几乎是一部父系文化和男权话语独尊的历史,那时女性似乎一直都是男性的附属品,被抛弃了也只能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并没有积极主动去追求自己作为一个人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可在安慰女孩的同时,鱼玄机醒悟了。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鱼玄机 《赠邻女》
“这里边有对爱情追求的艰难、痛苦,但是还有个执念,(她)要重新拾起对生活的希望,要勇于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这首诗里边,她表达的是作为那个时代不被重视的女性的爱情表白”——王士祥(郑州大学教授)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能拿钱买来的东西都是容易。但是难的是啥?难的是让这个男人的心归属我,让他对我有一个真正的爱心,这个事情不是钱能买得来的”——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在古代,无论是婚姻制度还是伦理观念,都赋予了男性在爱情和婚姻当中绝对的主导权。作为一名普通女子,鱼玄机渴望与有心郎长相厮守,白头偕老。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那个讲出身、重门第的时代,她从一开始就输了。
“(诗里)还有一句话,我觉得对李亿说的这句话是蛮重的。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这个恐怕就是对李亿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威胁”——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这个宋玉和王昌,俩人都是美男子,但是这个王昌死得早,短命鬼。你王昌死了,我还可以追求宋玉,我干嘛非要绑在你这一棵歪脖树上。一说这个,我自己心里边我都觉得说这个话合适不合适?为什么?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女性的约束,好像女性她就是要守妇道,可是这个里边她是提出来了对这种社会认知的反抗,我就是要追求我的爱情,我就是要追求我自己的幸福。好像也是从这首诗之后,鱼玄机也确实是这么生活的。我不是活给这个时代看的,我首先是要活给我自己看,我要活出个真实的我”——王士祥(郑州大学教授)
那一天,鱼玄机的艳明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她成为了长安城内最有名的女冠诗人。
“诗人是需要社交圈子的,每一个杰出的诗人,身旁都有一个庞大的一个朋友圈,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一个女道来说,鱼玄机有了其他女人没有的社交自由。她的家里边往往是当时的文化沙龙,很多诗人跟她唱和往来,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互相之间也有个宣传作用。我觉得她的这种社交活动也帮助鱼玄机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此时的鱼玄机二十出头,她以文会友,自由地与天下才学之士诗词酬酢、交友聚谈。寄飞卿、窥宋玉、迎潘岳、赠阮郎,她那些风情万种的诗作,从此不再只有李亿一个读者。
“她作为女性,她也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觉醒,也有于她个体的觉醒。那你男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你男人能携着妻妾或者说带一个风月场所的人去游春,我为什么就不能追求我自己的幸福,追求我自己的自由,跟别人谈个恋爱呢?”——王士祥(郑州大学教授)
鱼玄机以她的才情、美貌、风流,在长安城内声名远扬。她不避礼俗主动相人择人,她渴望能像男人一样主动掌控自己的身体和命运。而在那个时代,她这种几近疯狂的报复行为,挑战着大唐芸芸众生的视听神经。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鱼玄机 节选《感怀寄人》
鱼玄机从爱情的泥沼中一路走来,爱与自由是她一生所求,她还在等待那个能真正懂她的人。
-----持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富腾优配-配资策略平台-配资开户公司-三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