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舜源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上周,我们接诊了一位40多岁的外卖小哥。那天,气温超过30℃,雨后湿度很大,他送餐的时候有点头晕,感觉脑子发“糊”,以为是中暑,一开始先去了急诊。后来,急诊医生初步排除中暑,建议他到神经内科看看。
询问病史,小哥说他来杭州近10年,跑外卖也有6个年头,口碑向来挺好的,最近却因为延误送餐收到了投诉,而且延误时间不是一点点。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以前对常跑的区域很熟悉,这段时间突然感觉记性变差、反应迟钝,骑电瓶车的时候也容易走神,而且脾气也莫名其妙变差了。
安排了一些针对性检查,结合他说最近单量多、休息少、压力大的情况,我们考虑是“脑雾”。
“脑雾”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诊断,而是对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精神疲惫等认知功能暂时性失调的形象描述,它让人感觉大脑像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思考能力、专注程度和记忆力都有所下降。高强度工作、长期压力、睡眠不足,加上夏季高温环境的多重因素叠加,容易诱发类似状态。除了给予适当治疗外,我们还建议小哥暂缓高强度工作,保证充足休息与睡眠,并需密切观察,适当休息与自我调节是应对“脑雾”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如何预防“脑雾”?首先,别等渴了才喝水。每小时喝200-300ml含电解质的水(淡盐水/运动饮料),避免纯水过量导致低钠血症。其次,劳逸结合,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7-9小时睡眠。如果是外卖骑手,可利用送餐间隙在阴凉处稍作休息,做5分钟闭眼深呼吸(激活副交感神经,帮助大脑重启)。另外,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尤其是在高温烈日下,可以采取一些降温措施,比如佩戴冰感颈巾(重点是冷却颈部动脉)、电动车把加装防晒套,避免手部高温传导至核心体温等。多吃深海鱼、坚果(富含Omega-3修复神经元),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动物肝脏)等也可改善疲劳。
“脑雾”反映了大脑功能的暂时性失调,通过识别诱因、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大多数人的“脑雾”症状是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消除的。
富腾优配-配资策略平台-配资开户公司-三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